告别”黑五”,开启”绿五”新时尚
中文LIFESTYLE
李丹
11/4/20251 min read


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,“黑色星期五”这一疯狂购物日从美国纽约兴起,并迅速扩展至全国,直至今日,全球已有超过50个国家参与其中。中国商家也在2009年推出了有本土特色的“双十一”或“光棍节”。在“低价抢购”“限时折扣”的刺激下,人们追逐着那种通过购物获得短暂“开心”的错觉,“黑五”几乎成了疯狂消费的代名词。然而,在这些热闹与狂欢的背后,却隐藏着沉重的代价:过度消费、资源浪费、环境破坏、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,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焦虑与压力。
今年,不妨换种方式, 重新思考”快乐”的真正意义,尝试“绿色星期五”(Green Friday)的新时尚,一个有意义、可持续、理性的节日,提醒我们将目光从购物车转向生活质量本身,重新关注真正重要的事:家庭、健康、人与自然的平衡。“绿色星期五” 鼓励我们沉静下来,放慢脚步,与所爱之人共度美好时光,让喧嚣混乱的“黑五”,变为阳光温暖,值得回味记忆的“绿五”。
战胜购物冲动的心理陷阱
当我们了解购物背后的心理动机和商家的营销策略后,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其实并不难。
商家常常利用多巴胺刺激、新鲜感,以及“错过恐惧症”(FOMO,fear of missing out)等心理诱因,来推动人们的冲动消费。当我们能识别这些”心理触发点”时,就能摁下暂停键, 思考,反省,并抵抗不必要的消费,从而养成更理性、审慎、并以价值为导向的消费习惯。


“黑色星期五”的隐藏成本
那件看似划算的打折商品,背后或许有你和地球都难以承受的代价:


环境代价: 大规模生产与暴增的运输带来巨大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枯竭;一次性包装、快递袋与泡沫塑料造成严重的塑料污染;退货商品常被直接销毁或掩埋,而电子产品的快速更新又制造出堆积如山的电子废弃物。这些看似“低价”的商品背后,是地球难以承受的沉重代价。
社会与文化代价: “黑五”逐渐侵蚀家庭团聚与感恩的时光,将节日的温情取代为购物的喧嚣。物质主义被强化,生活的深意被消磨,人们在“买买买”中渐渐遗忘了真正重要的事物。
心理与健康代价:促销制造的“限时限量”紧迫感削弱理性判断,让人陷入“以买解压”的恶性循环。购物带来的多巴胺刺激短暂而虚幻,焦虑、空虚和账单却真实存在。长期沉迷折扣与“抢购刺激”,更可能演变成购物成瘾,损害心理与身心健康。
经济与社会后果:冲动购物常带来“买后悔”,不仅让钱包受损、预算失控,也让人陷入“越买越穷”的循环。同时,网络诈骗、钓鱼邮件与信息泄露在“黑五”期间激增,令本该是“优惠季”的日子变成高风险时刻。久而久之,消费者对浪费、污染与社会不公的麻木,成为最大的隐性伤害。
为什么“绿色星期五”
“绿色星期五”提倡有意识、理性的选择,追求更可持续、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。它不仅是一种消费态度的转变,更是一个放慢脚步、回归本心、回馈社会的契机。我们可以把购物节,变成行动的节日、反思的节日、关爱的节日。
开启“绿色星期五”的新时尚,你可以:
重新找回平衡: 暂停忙碌的脚步,反思真正重要的事,与家人、朋友共享高质量时光,让节日回归温情与意义。将关注点从“拥有更多”转向“珍惜已有”,获得更持久的幸福感。
回馈与互助社区: 参与志愿服务、分享闲置,支持本地创意与公益项目,用行动滋养社区的善意与连结, 让节日回归人与人之间的温度。
抵制过度消费: 远离冲动购物与无计划支出,让金钱用在真正重要的地方。选择高质量、耐用、可修复的产品,拒绝限时折扣诱惑,减少浪费。支持本地企业,让经济回流社区,形成良性循环。
为地球做出贡献: 支持回馈自然的项目,如植树、生态修复或零废弃倡议,让消费带来正向循环。培养孩子与青年一代的可持续价值观。
如何有意义地庆祝“绿色星期五”
与其在“黑五”的折扣战中疲于奔命,不如尝试这些轻松又充满意义的实践:
清理衣橱, 轻装上阵: 整理不再使用的衣物与物品,捐赠或转送给需要的人。让空间焕然一新,也让资源重新流动。小小断舍离,带来心灵的大轻松。
志愿服务或捐赠: 把这一天献给你关心的公益事业:环保组织、社区厨房、流浪动物收容所……或者简单地捐出一点时间,帮邻居铲雪、探望老人。给予的同时,也是滋养自己的心。
"收养"排水口(Adopt-a-Drain): 通过这个有趣又环保的行动,定期清理街边排水口,防止垃圾流入河湖。让孩子从小体验“微小行动也能保护地球”的成就感。一把刷子,也能刷出一份责任感。
享受家庭时光: 关掉手机,重拾陪伴。看一部家庭电影(或ZIRAN推荐的一系列环保纪录片https://ziran.ngo/documentaries)、一起读书、玩桌游,或计划一次亲子出行。最珍贵的,不是折扣,而是相聚的时光。
创造家庭传统: 一起烹饪家传菜、旧物改造、修复一件老物品,或开设一项属于家庭的“小小绿色计划”。让每年的“绿色星期五”,都成为有故事、有温度的回忆。
走进自然,重新连接: 徒步、野营或探索绿地或州公园。大自然不打折,她的馈赠永远无价。让水和土地,阳光和树叶,替你疗愈生活的疲惫。
学习与成长: 尝试一个新的环保生活技能:开始有机回收、堆肥、修补衣物、制作天然清洁剂、学习零废弃食谱…… 或与家人一起制定“绿色生活目标”,从小处开始改变。
记录与传承: 采访长辈、整理家庭旧照片、记录家族故事。用讲述与倾听,延续记忆的温度,也让孩子理解“根”的意义。
用亲情、自然与行动庆祝“绿色星期五”,让这一天成为一次心灵的更新。


环保礼物灵感
若节日购物仍在计划中,不妨以“有心、环保、有创意”的方式挑选礼物:
赠送体验: 赠与体验而非物品:如会员卡、才艺课(舞蹈、乐器、烹饪、缝纫等)、演出或比赛门票、旅行计划等,让快乐更持久。
赠送知识: 书籍、有声书、或“二手好书”都是既环保又能启迪心灵的用心之选。
支持本地: 购买本地手作、健康食材(果酱、蜂蜜、饺子等),既美味又支持社区小商家。
手作礼物: 自制独一无二的礼物:旧牛仔裤变成帽子或环保袋、玻璃罐改造成夜灯或小盆栽。若你不擅手工,也可选购本地工匠的原创作品,每件手作都承载故事,让礼物更有温度。
通过这些贴心又可持续的选择,让节日礼物更具意义。


如何克服冲动消费
在挑选绿色礼物时,也要警惕“黑五式”营销陷阱。试试下面这些策略:
提前规划
列出真正需要的物品。
设定预算并严格遵守,未来的你,一定会感激今天的克制。
清点已有物品,避免重复购买。
停下来思考
问自己:“我真的需要这个吗?” “明天会后悔吗?”
考虑替代方案:借用、修理或重复利用。
设立消费优先顺序:免费 > 二手 > 新品。
抵制诱惑
取消订阅促销邮件,减少社交媒体浏览,以防“错过恐惧”FOMO。
如果感到冲动,可暂时屏蔽购物网站。
拥抱专注与自律
等待24小时再决定是否购买。
以质量取代数量,少买、精买。
思考物品“生命周期”:当不再需要时,如何处理?
绿色星期五:为了更美好的未来
“绿色星期五”代替“黑色星期五”将是一次重新定义节日意义的契机。通过这样有意识的生活方式, 您将为守护地球,与创造可持续商业文化贡献力量。
这是让行动与价值观一致的时刻:以人为本、思考与关怀,无论是对自己、所爱之人,还是我们共同的地球。


玻璃罐变身魔法夜灯 (摄影:何如)


杨家浴室改造,灵感源自基思·哈林的艺术 (摄影: Muer)
🌎 今年,让我们选择意义而非混乱
告别“黑色星期五”的狂热,拥抱“绿色星期五”的宁静与力量:一个真正值得庆祝、并留下持久影响的节日。
